中国突然退回30万吨阿根廷大豆!官方已经放话,这批标着“阿根廷产”的大豆,将一粒不落地原船退回!要知道,阿根廷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豆出口国,他们种的大豆80%都卖到中国来了,去年中国就从阿根廷买了375万吨大豆,价值20亿美元,这次退货的30万吨,相当于阿根廷平时一个月卖给我们的三分之一!按市场价算,阿根廷这次损失得有1.6亿美元。这批大豆虽然标着"阿根廷产",但国际贸易里头经常有"挂羊头卖狗肉"的情况,比如有些大豆可能从别的国家转运一下,就变成"阿根廷产"了,不知道这次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?其实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退运进口大豆,前两年就退过巴西大豆、美国玉米,去年还退过一批阿根廷大豆,但这次规模特别大,态度也特别坚决"一粒不落"全退回去!中国现在每年要进口1亿吨大豆,全球60%的大豆贸易都是咱们买的,虽然需求量这么大,但食品安全不能马虎,去年开始实施的新规要求更严了,海关检查也更仔细,专家说,这既是为了老百姓吃得放心,也是在保护国内种大豆的农民。这个消息一出来,国际市场马上就有反应了,美国芝加哥的大豆期货价格立刻跌了2.3%,阿根廷的农民急得直跳脚,要知道阿根廷现在经济情况很不好,又遇上大旱,卖大豆赚外汇对他们特别重要。不过有人愁就有人欢喜,巴西和美国的大豆商可能偷着乐呢,因为中国买家已经开始打听巴西新收的大豆了,巴西大豆的价格也跟着涨了,长远来看,这件事可能会让全球大豆贸易重新洗牌,以后各国往中国卖大豆都得把质量关把得更严才行。有意思的是,中国一边严查进口大豆,一边在大力扶持国内大豆种植,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,光东北地区就比去年多种了1000万亩。专家分析说,中国不可能完全不进口大豆,但可以通过提高质量标准,既保证食品安全,又给国内大豆产业争取发展时间,以后可能会形成"高端大豆靠进口,普通大豆自己种"的新格局。这次大豆退货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:现在买东西不光要比价格,更要比质量,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买家,完全有权利选择更安全、更优质的食品。有人说中国是不是太严格了?我觉得不是,看看我们每天吃的豆腐、喝的豆浆,还有各种食用油,哪个不是用大豆做的?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,严格一点没毛病。对阿根廷来说,这次事件应该当成一个教训,以前可能觉得中国买家好说话,现在得认清现实了:想要继续赚中国市场的钱,就得把产品质量提上去。对我们国家来说,这也是个机会,进口严了,国内大豆价格可能会涨一点,但也能逼着我们的农业技术进步,关键是咱们自己的农民要争气,把产量和质量都搞上去。说到底,现在全球贸易都在变,光靠低价竞争行不通了,谁的产品质量好,谁才能赢得市场,这次大豆事件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